新聞/廣告搜尋


No Image
網上讀報
Read
e-Edition

黃頁廣告導覽
Chinese Yellow Pages Ads

分類廣告導覽
Classified Ads

English Section

Stop Smoking

【龍哥部落格】
田徑教練當校長鄭適慶潤澤莘莘學子

陳龍禧

體育競技講求實力,要有「勝者不驕傲,敗者不氣餒。」的運動精神。1996年「國立臺東師範學院(現改為臺東大學)」85級體育系畢業的鄭適慶,服務教育年資至今已經24年,現在是宜蘭縣頭城「大里國小」校長。他常勉勵學生要有強健的體魄、學習專業學識,更要有拚鬥到底的決心,鼓勵學生遇到任何挫折,都要保有旺盛的企圖心、力爭上游,才能為自己寫下精彩的人生故事。
鄭適慶是土生土長宜蘭人,讀書期間就決定將來若有機會當老師,要無所求付出,從事教育工作潤澤莘莘學子。讀國中時加入學校田徑隊,專攻的強項就是短跑。國三畢業那年父母搬到臺北,他因國中得過縣比賽前三名,留在家鄉參加升高中聯考術科成績有加分,而順利進入宜蘭高中第二屆體育實驗班;大學聯考則是憑實力通過學科考試,然後加考體育術科,才考進很少公費生名額的前臺東師院體育系。
教書是樹人育人的工作。鄭適慶說「雖然是讀體育系,但師範學院是屬於培訓國小師資的通才教育,小學要讀的所有課程項目,當時都需要學教材教法,並不是只有天天在運動場上跑跑跳跳。」他1996年剛畢業時分發到基隆,2000年再考回宜蘭市紀念空軍烈士李南屏的「南屏國小」任教,後來擔任組長、學務主任兼體育教練,期間孜孜奉獻,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比賽成績亮眼,總共待了18年才轉任校長。
有位體育專長的鄭適慶老師在「南屏國小」,指導學生參加縣運動會,成績當然要比較好,有一次接受學生訪問,被問起他的興趣,鄭適慶說「從小就愛運動科目,也朝體育方面不斷的努力。他期勉學生要從小就立定志向,一路上用心努力,雖然遇到挫折也不放棄,朝著目標一直努力的走下去,遇到困難就當作是成長過程中向上的樓梯。」此外,鄭適慶說「他對地方歷史跟文化,也是有興趣想要深究的方向。」
鄭適慶樂於挑戰,曾經擔任4年老師,6年組長,2014年考過候用校長,受完訓練後,次年依規定用國教輔導員的資格,被借調進「宜蘭縣教育處」當承辦人行政實習一年,實際瞭解各項教育行政公文流程。他介紹說「等到行政實習期滿,在未派任校長前,如要繼續留在教育處,就繼續辦公文;歸建回學校的話,就任由校長指派,當級任或科任老師,當然也可以擔任組長。」
體育老師考上當校長,雖說比例較少,鄭適慶說「既然把從事教育當志業,當然一樣要付出全部愛心,春風化雨,悉心照護每位師生。接掌校長兩年,他認為工作的意義和目的來自背後有更大的教育價值,更清楚自己變成是學校掌舵者,就要負起經營學校包括師資、設備、經費、社區環境及師生需求等基本條件,具備能快樂學習、健康成長,讓學生身心都健康的環境,當然也必需多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。」
「大里國小」是屬於宜蘭偏鄉小學,1964年用大里天公廟(慶雲宮)土地興建,至今已有近60年歷史。鄭校長表示「以學校面積來說,1萬多平方公尺校園並不算小,但因為受到少子化及人口外移影響,全校現有59名學生,12位老師,校舍早年先建一樓,間隔多年後才老背少又加蓋二樓,加上靠海鹽分高風化嚴重,辦公室與教室有發生漏水的現象,經過結構技師檢測,校舍的耐震係數不足,需要補強或重建,師生乃自2018年到6公里遠的「大溪國小」借用4間教室,分隔成為8間後上課。」
鄭適慶校長表示「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老舊校舍改建經費已經核定,廟方已同意捐贈原有建校土地,就能照預定計劃,盡快拆除舊校舍原址重建。預計可在2022年蓋好校舍後從大溪遷回。他很感謝縣長及教育處各級長官協助,保留宜蘭縣「最北」的小學校園,尤其是香火鼎盛的慶雲宮,無償提供土地供學校使用,也長期提供大里國小免費營養午餐多年,照顧在地學子。」
「大里國小」是從已有百年歷史的「大溪國小」分出,如今當地因為要發展東北角觀光而限建。鄭適慶說「學校正在推動山海體驗形式的實驗教育,活動未因借教室而停止進行。」四月中旬才和「佛光大學」南向辦公室「泰國文化工作坊」,為師生帶來最鮮活的泰式文化體驗。他強調「有接觸就能增加知識。原來潑水節不是只有潑水、射水槍的刻板印象,還要大掃除、浴佛與向長輩灑水,彼此祝福等文化活動。學生生動的文化體驗,是偏鄉學校難得的國際教育。」
鄭適慶校長為理想而工作至今,不悔毅然踏入成為良師的道路。他說「大學畢業初進校園,就與教練工作結下不解之緣,烈日下揮汗練習的過程,運動場上每每激烈纏鬥的點滴,勝驕敗餒的餘波盪漾,多少年過去了竟都還是學生津津樂道的話題。學生們的體會與感動,告訴他/她們辛苦付出後所品嘗到的是最甜美的果實與成果,激發他/她們的痛苦挫折忍耐度,曾有家長用感恩的心,感謝能給予她的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與優勢的體魄,讓孩子能以積極的態度跟良好的體力讀好書,這更是鞭策自己向上精進的動力。」
永保一顆熱情真摯的心,是鄭適慶的原動力。如今當一校之長,希望自己更應身體力行,要面對不同面向的意見與挑戰,學習傾聽與分享,綜觀剖析提出最適切的解決策略與方案,回應問題癥結,讓事務推動永續發展。多年教學經驗讓鄭適慶覺得在小學教育場域裡,能夠看到、聽到與感受到,是每個生命體成長生涯中最快速的六年,其中的千變萬化與酸甜苦辣,樂趣實非外人所能體會;不管所處的位置是教師、主任或校長,孩子們笑談當年勇的臉龐就是我努力的初衷,唯一不同的,只是當年領著小毛頭的自己,榮幸成了帶領學校的教練,站在不同的位置重複相同的感動。
不僅對學生有愛心,鄭適慶校長對人性的尊重與對生命熱愛的精神,在他把從小成長的房屋,提供當照顧關懷據點表現無遺。本著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的大愛,老家能夠做據點使用,心裡很開心。鄭適慶表示,在宜蘭高商周邊,住著一群中國撤退來臺,早年服務於退輔會森林開發處的老兵,歷經一甲子歲月,已從年輕變成白髮蒼蒼的長者。而居住於此地區,約有二百餘人的長者,社區考量活動中心距離太遠,行動不便,平日參加活動不易,他有閒置屋,就提供社區成立照顧關懷據點,同時開辦了長青食堂,讓社區民眾受惠良多。
從事教育以來,鄭適慶校長一本「莫忘初衷」的心,在學校領導師生有著高度熱忱,心中一直存著愛心精益求精,鼓勵學生朝向有意義的目標努力,讓動機生生不息;有動機感的經營,才是能永續的長期特效藥,才能在教育環境中發揮價值。他提供家產供社區當照顧關懷據點,用來辦理關懷訪視、電話問安、健康促進、與長青食堂等活動,當附近居民老幼共學場所,辦講座活動及構建長照基地,讓社區營造一個「幸福之家」。


回上一頁